近年来,兴义市仓更镇戈厂村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自身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实现了从落后村庄到宜居宜业新家园的华丽转身。
戈厂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采用“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推动人居环境改善与产业发展。去年以来,该村深入探索实践“1241”工作模式,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大扫除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村民在清扫路面
村民张朝全说:“平时我们在家,有农活就忙农活,没农活就看看周围,哪里需要打扫就打扫,把自家环境卫生打扫干净,别人看见了也会跟着打扫,共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
走进戈厂村,一幅干净、整洁、舒适的乡村画面映入眼帘。该村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确保村庄环境整洁有序。
干净整洁的路面
村民王显国感慨道:“这几年我们戈厂村鸡场组变化相当大,公路、水、电样样都通。2012年学校门口修通到捧乍的路后,又修了通组路,全长11.8公里,现在我们组8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泥路,现在条件让我们群众十分满意,搞养殖、办小企业都很方便。”
戈厂村依托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沃柑种植和木材加工经营等特色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种植了200亩沃柑,基地运用科学种植与管理技术,沃柑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成功打响了戈厂村沃柑品牌。
村民采收沃柑
兴义市兴仓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龙雨生介绍:“每年入春后,我们的沃柑基地每天用工量几乎都在10人以上,每年1000多人次,年工资支出在35万元左右。今年已到盛果期,预计产量40万斤左右,产值约130万元。”
沃柑产业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了收入水平。村民张正明说:“老板刚开始租地种沃柑我就来做工,一天能挣几十块钱,这几年一直在这做,平时喊我来除草、施肥我都来,做了大概六年,一年下来有一万多元,我们年纪大了也不能出去打工,在这里做我很满意。”
此外,在该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的兴义市仓更鸿顺安木材加工经营部也为村民家门口就业奠定了基础。经营部于2017年建成,总面积约60亩,主要以桉树和松树为原材料做半成品加工。
经营部负责人陆明跃说:“这里一年能带动当地三四十个工人务工,行情好时年销售额有七八百万元,工人工资基本在三四千到四五千元。木材主要来自仓更、沧江、洛万几个地方,以本地农户种植的木材为主,每年收购一万到两万吨原材料,给当地农户带来了不少收益。”
环境气候宜人
戈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荣华表示,脱贫攻坚以来,村里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已全覆盖。产业发展方面,主打200亩沃柑基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每年增收30余万元。村里石山多,下一步产业发展以中药材为主,此前已种植几百亩山豆根,长势良好。还与公司签订合同发展线椒,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公司提供育苗并保底价收购,每亩可为农户带来一千多元收入。
接下来,戈厂村将继续深化乡村振兴工作,一方面以合作社形式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在申请和美乡村建设中,落实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实行公益性岗位分段包保卫生制度,共同绘就戈厂村宜居宜业的新篇章。
初审:雷婷景
复审:张 玮
终审:韦文军